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服务中心:以“融、新、责”服务央企高质量发展,筑牢国际物资流通安全屏障

2025-08-12 15:36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系列解读文章引发广泛关注。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服务中心(下称“中心”)组织专题学习,中心湾区政企服务办境外政企服务办内地省市政企服务办国合数贸流通智能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全体同志参加学习,深入研讨国资央企在稳增长、强链条、促创新、担使命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委属事业单位物资流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涉外服务处处长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服务中心主任韩俊克表示,涉外服务处及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服务中心将紧扣“国际物资流通安全”与“大湾区涉外服务创新生态”两大核心,全力服务中央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国家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贡献涉外服务力量。

一、以“融”塑链:筑牢国际供应链安全基石

中心深刻认识到,中央企业作为产业链“链主”,正通过深化合资参股、资源共享等“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中心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综合涉外服务平台的优势,聚焦三项重点任务:   

1. 保障关键物资流通安全:建立跨境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为央企“走出去”资源供给与“引进来”技术合作提供全流程合规支持;   

2. 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协同央企共建高效协同的跨境物流网络,推动采购、仓储、运输等环节标准化衔接;   

3. 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搭建国际规则动态数据库,为央企应对贸易壁垒、地缘政治风险提供决策支持,当好国际化经营的“安全阀”。

图片

二、以“新”驱动:打造湾区科创转化枢纽   

面对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突破40%的新趋势,中心将依托大湾区“产业+科创+开放”叠加优势,加速构建国际创新资源对接平台:

链接前沿技术转化:聚焦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材料等领域,联合央企共建跨境技术转移通道,缩短“实验室市场”周期;   

赋能战新产业落地:针对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投资热点,提供国际标准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服务,助力大湾区成为央企布局未来产业的“首选试验田”;   

优化跨境服务生态:简化科研设备、高端人才跨境流动流程,推动形成“一地认证、全域通行”的湾区新模式。

三、以“责”担当:贯通民生福祉全球网络

中心高度认同张玉卓书记提出的中央企业“三个责任”有机统一要求,将社会责任融入国际服务主线:

民生资源全球调配:协助央企建立粮食、能源、医疗等关键民生物资的稳定进口渠道,扩大优质农产品、先进医疗设备供给;   

国际履责协同增效:支持央企参与全球治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嵌入减贫、环保等民生项目,讲好中国履责故事;   

湾区惠民机制创新:探索“央企发展红利+跨境服务”共享模式,推动国际优质资源直达湾区民生领域。

图片

展望:构建“三位一体”服务新格局

韩俊克主任强调,中心将以“安全效率”基石、“创新转化”引擎、“责任共享”纽带, 三位一体为框架,全面升级服务体系:   

“中央企业以‘快、精、融、合、贵’破局产业变革,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国际流通环境和开放协同的区域生态。中心将始终立足大湾区、服务全中国、链接全世界,成为央企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支点!”

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服务中心诚邀各国央企、科研机构、国际合作伙伴深化协作,共同筑牢产业链安全屏障,激活湾区创新动能,书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服务中心
湾区政企服务办发布